全國人大代表孟祥凱、余楓11日上午向記者表示,中國航空運輸業呈現出明顯的倒三角型發展趨勢,即,我國擁有非常巨大的甚至可以比肩世界強國的航空運輸業,但卻擁有非常弱小的不足以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通用航空產業。因此,他們建議國家制定出能夠支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,具體包括通用航空培訓、自有知識產權和中外合資的通用航空企業的進口優惠、國產通用飛機的銷售、機場等基礎設施能力建設、新興通航業態俱樂部及地面固定運營基地(FBO)建設等方面,以鼓勵我國通用航空產業自主創新,支持民族通用航空產業發展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中航工業通飛董事長孟祥凱表示,我國現有通航政策尚不完善。
“2012年是國家出臺通航政策的‘起步期’,出臺的政策主要涉及民航業發展的具體指導意見、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資金管理、通用航空器引進管理等,然而對于具體低空空域劃分及管理、機場建設等方面的政策還未出臺,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通用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。”他說。
孟祥凱還指出,目前我國超過70%的空域由軍方控制,通航飛行活動空域缺乏,低空禁飛往往對通航企業的活動造成很大影響。此外,通用航空飛行員培育渠道不暢、流失嚴重,導致通用航空飛行人才資源短缺。
并且,目前我國通航經營范圍主要是在傳統的作業領域,例如在發達國家占據通航業務量達到70%以上的通航消費領域,在我國才剛剛起步;即使在傳統的作業領域,通用航空仍然存在經常性作業項目缺口大、作業服務能力不足,未形成規?;?、專業化、高效化的通航企業隊伍等問題。
另外,我國對通用航空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,且審批周期長、程序復雜,對于已取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企業,運營范圍也有嚴格標準;通用航空的作業價格仍沿用1994年的標準,遠落后于航材、燃油及人工等成本的增長速度,通用航空機場的收費標準也有待明確。
為此,孟祥凱建議,在發展初期要積極發揮政府的引導和帶動作用,擴大政府性需求,加大政府投入。并且,地方政府也應從土地、財稅等方面予以支持。
孟祥凱還建議,應支持通航企業擴大規模,政府應與航空制造、金融等相關企業合作創造需求,同時制定有別于公共運輸航空的通用航空安全管理制度。并且,要打造通航產業鏈,擴大通航產業規模,降低通航服務成本,使通用航空飛行更加安全、可靠、便捷,服務價格更加大眾化,從而實現通用航空制造業、運營業的整體發展。
再者,孟祥凱建議,加快飛行員培養,制定適合通航的飛行執照管理。包括:鼓勵各類學校開設航空專業、飛行技術專業,培養航空技術和飛行人才;調整制訂適合通用航空的飛行執照管理,增設降低取照難度的執照類型,提高民眾參與積極性等。
|